这个标题有点冲了,但是最近看医改热火朝天,就不得不说自己的一些看法。
先讲一段真实的历史,二战前,英国是世界科技技术的领袖,二战开始后德国封锁英国食物进口,英国当时及时使用国家调控“计划经济”用平时三分之一的食物养活了英国人民,这次靠智慧躲过一劫的英国坚信国家调控的力量,二战后,英国继续者这种政府引导技术创新的经济秩序,然后美国迅速崛起,日本德国随后跟进,英国日渐衰落,而此时英国历史上首位女首相撒切尔夫人上台,在全国人民的反对下提出了放弃政府主导的经济政策,英国得以缓过神来!这段历史也许没有多少人总结过,但是一个事实摆在眼前,战争时期或者某个阶段一个国家甚至是一个行业需要“有形的手”。但是当经济或某个行业发展走上正轨,政府继续深度干涉的话,那双“手”只会阻挡发展。
再讲个大家比较熟悉的事情,中国政府对各大院校和科研机构对药物研发支出费用很大,可是事实是研发成果惠及于民的少之又少,反而是企业那些并不是特别“张扬”的研发团队会有各种转化为产品的研发成果层出不穷。中国在施一公的谏言下中国启动“千人计划”随后中国大地国际人才极速引进,出现了中关村,出现了华强北,出现了张江......。政府的“手”对行业发展的调控应该怎么把握松紧,这个度怎么把控?
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区区五十年,从一穷二白到现代化的医疗体系,从荒芜到有序监管,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大进步,这就有从0到1是政府的方向性引导阶段和从1到无穷大市场经济爆发发展阶段,如果在第二阶段政府还像看管“婴儿”一样监管着中国医疗行业,那么这个“婴儿”肯定发育不良,啥时候才能成长”一个照顾中国14亿人健康的健壮青年”。营改增两票制税务监管没问题,反腐也没问题,质量监管也没问题,问题出在我们的政府矫枉过正了,溯源体系,网络流通、招标,政府定价,政府谈判、二次议价......在我遇到太多很的医疗产品很好,太多局限于政府的门槛太高,根本没办法快速发展起来。
再举个例子,中国政府的计划生育方案,导致现在老龄化及整个中国社会的医疗压力谁来承担?
医改过程这个“手”该松手是就应该松手,别让这个行业发生毁灭性的灾难。
我们设想一下:医药分家成功,医生都是五千块月薪,别说现在的招不到医学生,补贴钱都没人学,更别说学药学之类的了,整个医疗产业人才成为行业发展最大的坎,前几天看到一篇医学院校学生写的文章:苦读时间辛辛苦苦考上医学院,本硕博后终于搞个医生当,月薪五千块不够娶媳妇,一不小心还要被砍,谁还愿意考医学院。学药的也一样,谁愿意做医药代表,这就是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精细化更科学的调控利于这个行业发展,
如果两票制完美执行,中国五百万的医疗领域内的这些有些的服务者(市场专员、临床代表、产品经理)何去何从?任何一个行业人才逃离只能有一个结果:衰落。中国的千人计划,浙江杭州的海创园都是为了加强人才流通,失去了人才的可怕后果不堪设想。再举个例子:加州政府状告由乔布斯牵头,苹果、Adobe、谷歌、英特尔等多家业界巨头签署的“互不挖角”协议,最后申诉赔偿4亿美金,后来这个互不挖墙脚的协议又被告,恶意压低人才薪资,这就是市场调节。政府行为导致人才流失就是毁灭这个行业。
再设想一下:如果政府谈判成功,只要是新特药出来政府就想法设法去谈判,谁还去搞研发?问题在于政府收了老百姓社保费用,就应该为老百姓医疗埋单,社保费用不够花那是管理出现了问题,想办法提高监管和医保基金池的使用效率,这种议价属于非法的市场行为,这种粗暴的流氓行为只会导致行业恶性循环......
本文属于原创,非经本人同意请勿转载,转载请联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zysjxel/5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