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身体开始走下坡路,开始注重养生,但是一不小心就容易走了弯路。五位院士集体发声,振聋发聩,为了健康一定要好好看看。
误区一:多吃补药能长寿、防癌?有人被骗得人财两空
(郝希山院士)
早在年第十八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中,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院临床肿瘤学家孙燕和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郝希山就痛批:“补药具有直接抗癌的作用都是骗的”,“坚决反对用营养品来防癌”。
(孙燕院士)
孙燕指出:市场上很多所谓的“抗癌中药”或“防癌食品”是未经实验和临床证实的。“不止一次,我们非常痛心地看到病人被骗得人财两空,到了晚期甚至终末期才来找我们,而我们又非神仙,后果令人痛惜。”
对策:吃不如做
给大家推荐1个比吃补药都好的小方子,不伤肝、无副作用,但最重要的是:坚持。
泡脚:
中医讲究“上病下治”。连接人体脏腑的十二经脉有一半起止于被称为人体“第二心脏”的脚上,还有至少60多个穴位汇集在这里。泡脚能刺激我们的足部,可促进全身气血顺畅,经脉调和。
晚上9点前后泡脚效果比较好。最好用木盆或搪瓷盆,水温40℃左右,泡脚水盖过脚踝,在膝盖上搭一条毛巾盖住腿。
误区二:钙补得越多越好?当心引起高钙血症、肾结石
补钙的观念在我国可谓深入人心,很多老年人觉得钙补得越多,吸收得越多,骨骼也就越强壮,于是大把大把地吃钙片。
1、过量补钙容易引起高钙血症、肾结石等并发症
补钙要注意适度,并非钙补得越多越好。我国营养协会推荐,体重在50~70公斤的老年人每日需钙量约为毫克。
对于6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推荐摄入毫克的钙。过量补钙,不仅不会强壮骨骼,还可能危害健康。
2、大部分人不需要服用钙补充剂
一位英国卫生部的发言人说,”健康均衡的饮食可提供足够的营养,包括所需的钙。好的钙源包括牛奶,乳制品,强化乳品的替代物,比如豆浆,绿叶蔬菜。”
对策:服“免费”钙
有补钙的观念是好的,但不一定要吃钙片,有一些免费的补钙小方法,快来看看。
1、晒太阳
晒太阳可以帮助人体获得维生素D,而维生素D可以帮助人体吸收钙。提醒一下,隔着玻璃晒没用。
2、做运动
运动对骨密度的影响程度高达5%-25%。运动可以增加骨密度、骨质量,预防骨质疏松。建议每天运动半小时到一小时,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比如打太极拳、快走、慢跑等。
3、吃蔬菜
一些深绿色的蔬菜,如菠菜、芥兰、西兰花等,富含钙,而且富含钾、镁、维生素C等营养素,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
误区三:有点病就吃药?把身体交给医生,把心交给自己
(汤钊猷院士)
如果说过去主导癌症治疗的关键是医生,在这一理论体系下,患者自身是否乐观、是否有战胜癌症的决心也在抗癌中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对策:把身体交给医生,把心交给自己
1.什么运动能防癌?游泳
汤钊猷院士说:“患者总是问我做什么来预防癌症。什么运动可以预防癌症?事实上,最好的防癌运动是一件事:游泳。
只有当你在游泳时,你才会发现原来的身体会比白天更强壮。游泳被称为“体育之王”。这主要是因为游泳可以避免常规运动对人体关节造成的损害,而且对健康有益,对年轻人和老年人都适用。许多运动员在受伤后的恢复期可以通过游泳来帮助康复,游泳也不需要很多专业设施,一池水就足够了。
2.保持人体的“两动两通”
“两动”就是动体与动脑,“两通”即保持两便的通畅与血脉的通畅
误区四:不生病就不用体检?其实一年一次很有必要
(钟南山院士)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提醒,每年一次的体检很有必要。
很多病刚开始是无症状的,如很多慢性阻塞性肺病,刚开始都不知道的,到发作时已经晚了。肾、肺、心脏损耗30%-50%以上才表现出症状,到那时再看病已经晚了,过了最佳治疗期,为了能健康长寿点,体检很有必要。
对策:每年体检
不要觉得体检是在浪费钱,有病治病,没病也放心。50岁后的体检关键点都给您总结好了,体检的时候可别漏查。
1、50+岁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zysjxel/4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