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神经耳聋 >> 中医神经性耳聋 >> 正文 >> 正文

第三十六周基础回顾考研冲刺习题开讲,不

来源:神经耳聋 时间:2017-12-20
奋战吧!距离考研还有55天听觉

一、外耳和中耳的功能

1.外耳:起到传音和增压作用。

2.中耳:将声波刺激能量准确高效的传给内耳。

声波由鼓膜→听骨链→卵圆窗膜时,声压增强(增压24.2倍),振幅减少(减少1/4)。

3.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重点)

(1)气传导:

·声波经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动→听骨链→卵圆窗膜→耳蜗。(这是声波传导的主要途径)

·声波→鼓膜→鼓室内气体振动→圆窗膜→耳蜗。

(2)骨传导:声波→颅骨→耳蜗骨壁→耳蜗。(骨传导的效能远低于气传导)

鼓膜或中耳病变,引起传音性耳聋,气传导明显受限。耳蜗病变引起感音性耳聋,气传导和骨传导同时受损。

二、内耳耳蜗的功能

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

·基底膜的振动和行波理论:声波振动传至耳蜗,振动自基底膜的蜗底部开始,按照行波原理向蜗顶方向传播。

·声波的频率越高,行波传播越近,最大振幅出现的部位越靠

近蜗底部(共振发生部位)

·声波的频率越低,行波传播越远,最大振幅出现部位越靠近

蜗顶部。

真题回顾

1.()下列结构中,受损后可产生感音性耳聋的有()

A.听骨链

B.咽鼓管

C.螺旋器

D.血管纹

:CD

耳聋分为感音神经性耳聋、传导性耳聋和混合性耳聋:感音神经性聋分为感音性耳聋(病变部位在耳蜗)和神经性聋(病变在耳蜗以后的部位)。选项中CD在耳蜗,所以答案是CD。

2.()声波由鼓膜经听骨链传向卵圆窗时出现的振动变化是()

A.幅度增大,压强增大

B.幅度减小,压强减小

C.幅度增大,压强减小

D.幅度减小,压强增大

:D

声波由骨膜经骨链到达卵圆窗膜时,其声压增强,振幅略有减小(选D)。

这是由于鼓膜:卵圆窗膜=8.6:1,因此当传递的声波总压力不变,作用在卵圆窗膜上的压强就是骨膜的18.6倍。

听骨链杠杆的长臂和短臂之比为1.3:1,因此最终压力将增大1.3倍,振幅减少1/4。

最终增压18.6×1.3=24.2倍。

3.()关于耳蜗声波频率分析的行波学说,错误的是()

A.频率的声波引起的行波均从基底膜底部开始

B.声波频率越低,行波的传播距离越远

C.行波的起点与终点之间有一个振幅最大的部位

D.高频率声波的最大波振幅出现在蜗顶部附近

:D

:行波理论要点

(1)声波首先引起基底膜的蜗底部开始,以行波原理向顶部传播,A叙述正确;

(2)声波传播的远近和最大振幅出现的部位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传播距离越近,最大振幅越靠近蜗底,D叙述错误;反之传播距离越远,最大振幅位置越靠近蜗定,B叙述正确。

(3)最大振幅区位于声波传播范围中间的某个区域,此处毛细胞受刺激越最强,传入的冲动越多,C叙述正确。

所以本题答案为D。

本周基础回顾(点击下方听语音):

考研已进入冲刺备考阶段,还剩短短两个月,如何复习最有效?病例分析题是历年真题中的高频考点,占了35.3%的分值。

由阿源老师主讲的《考研病例题专项冲刺班》为大家分析病例题解题技巧,帮助大家拿到这1/3的天下。

课程

涵盖

1

近5年病例真题,解析疾病诊断要点,实例讲解做题技巧;

2

真题详解及命题趋势分析,为大家指明冲刺复习重点章节;

3

赠送VIP群答疑服务,免费获取群内资料,实时解答难点难题;

4

赠送配套讲义,阿源老师原创解析,理解更透彻。

长按下面







































云南白癜风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zysjxel/1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