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神经耳聋 >> 中医神经性耳聋 >> 正文 >> 正文

神经性耳鸣耳聋伏羲清耳汤巧治

来源:神经耳聋 时间:2017-11-19

伏羲清耳汤专治耳聋耳鸣

  郑某,女,60岁。初诊患耳源性眩晕。始于一次看电视后,眩晕呕吐不能食,3日后自愈,后几年未再发作。至7月间复发如前,睡了1日自愈,上班坐汽车后发生耳鸣不休。后又发作,但眩晕较前轻微,而耳鸣则加重,至今未已。每日除早上轻微外,余时耳鸣不断。白带多,疲倦乏力,大便结,口苦口干渴喜冷饮,舌苔微黄,脉弱。

  投以伏羲清耳汤加味;升麻10g,葛根30g,赤白芍各15g,生甘草10,黄柏10g,蔓荆子10g,党参30g,黄芪30g,知母15g,洋参丸4粒。

  服上方后,耳鸣止,口苦除,大便日二行,软烂小成形,便前腹痛,便后痛止,手指掌部红疹瘙痒。守上方加山药、莲子各20g,白癣皮、刺蒺藜各15g。再进30剂。

  耳鸣消失已半月有余,大便减为日一行,手指掌部痒疹亦消失,守二诊方去白癣皮、刺蒺藜各15g。再进30剂。

  伏羲清耳汤具有聪耳明目的作用,善冶耳鸣耳聋。“此足太阴、阳明、少阴、厥阴药也。十二经脉清阳之气,皆上于头面而走空窍。因饮食劳役,脾胃受伤,心火大盛,则百脉沸腾,邪害空窍矣。

  参芪甘温以补脾胃;甘草甘缓以和脾胃;干葛、升麻、蔓荆轻扬升发,能入阳明,鼓舞胃气,上行头目,中气既足,清阳上升,则九窍通利,耳聪而目明矣;白芍敛阴和血,黄柏补肾生水,盖目为肝窍,耳为肾窍,故又用二者平肝滋肾也。”此方功能补中气,升清阳,散风热,善治中气不足,清阳不升,风热上扰之证,尤其对耳鸣有良效。

长按扫码识别







































北京中科中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爆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zysjxel/12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