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神经耳聋 >> 中医神经性耳聋 >> 正文 >> 正文

八旬耳聋老人为京胡植入黑科技,专利产品有

来源:神经耳聋 时间:2024/5/14

傅经纬,现年82岁,中南土木建筑学院(现为湖南大学)本科毕业。毕业后,傅经纬先后在冶金部武汉钢铁公司、江西第三糖厂、江西赣江造纸厂、赣州市化工文化用品厂等单位搞技术工作。因为喜欢唱歌、拉京胡,在赣州市文化用品厂的京胡车间,傅经纬潜心研究制作和维修京胡。

在赣州市章贡区濂溪路,这位在业内远近闻名的京胡制作师傅傅经纬,潜心研究京胡维修和制作20多年,获得了用复合蛇皮制作京胡的发明专利。如今,老人担心他的专利技艺如没有人来接手,恐面临失传的悲凉。

十几年前,傅经纬去上海参加乐器展销会想寻找和购买乌梢蛇皮,发现4年的蛇皮很难找,6年的蛇皮更是几乎找不到。从那个时候开始,傅经纬开始探索和寻找能够替代大乌梢蛇皮的材料。图为傅经纬收藏的一张罕见的6年蛇皮,他展示给大家观看。

图为年轻时代的傅经纬肖像。京剧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三大国粹之一。京胡是京剧演唱时的主要伴奏乐器,被称为东方小提琴。一直以来,京胡的发声重要部件是由大乌梢蛇皮制作。“我在京胡车间搞技术的时候,赣州市的一些剧团演出经常需要修琴,但是市场上适合制作京胡的大乌梢蛇皮很难找。

因蛇皮紧缺,京胡的制作与维修陷入困境。”傅经纬说,京胡制作如果没有合适的大乌梢蛇皮,就会出现杂音,影响演出。

退休后,傅经纬加入了赣州市京剧协会,热爱唱歌、拉京胡的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京胡的制作和研究中。年以来,傅经纬每天潜心制作和研究京胡。功夫不负苦心人,傅经纬发现2年、3年的乌梢蛇皮比较容易找到,他利用生物杂交能产生优势的理论,取中小乌梢蛇皮和硅皮复合蒙皮,经过10多年的摸索,手艺也越做越好,使得京胡琴音接近了小提琴,又保住了清脆亮的三大传统特色,增加了机械耐压强度。

“为了制作音质效果最佳的京胡,我制作的京胡皮层复合了50%的乌梢蛇皮和50%的硅皮,一把琴能拉2到3个调,杂音大为减少,声音平稳和谐,还能增加泛音。”傅经纬说,年,他获得了“一种复合蛇皮京胡制作”的专利。图为傅经纬在家中展示制作京胡的特殊蒙皮材料。

获得专利后,傅经纬更是以饱满的热情去制作京胡,他走遍了赣南各地去寻找制作京胡的竹子,11年来,傅经纬制作了40多把京胡。因为付经纬制作的京胡音质好,很多音乐爱好者慕名来到赣州,寻找傅经纬购买京胡。“这些年我做了40多把京胡,卖了10多把,也会拉多首曲子,可是,我没有找到传承手艺的合适的接班人。

“如果可以,我愿意免费教他”傅经纬说,他不想苦心研究了十几年的发明失传,他希望有年轻人愿意来学习和传承他制作京胡的手艺。

据悉,有一段时间一外地人得知傅经纬获得“一种复合蛇皮京胡制作”专利产品,专程来到赣州想用一百万资金让其转让。傅经纬暂时没有答应人家,他想更一步改进与寻找知音他亟待唤醒有识之士来与他合作制作京胡技艺,但更珍惜一辈子研究对京胡的情怀与传承。

年过八旬的傅经纬老人耳聋,与他交流须大声说话,他一人独居沉醉在他的音乐世界里,屋内简陋,子女都在外面工作,每天陪伴他的京胡,不一定他能听到自己拉出的乐曲,但悠悠不断的美妙是一位老人执着的情怀……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zysjxel/102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