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来势凶猛,听力损失可在瞬间、几小时或几天内发生,也有晨起时突感耳聋,慢者耳聋会逐渐加重至数日后听力损失达到峰值,其程度自轻度至全聋;耳堵塞感一般先于耳聋出现;听力损失可为暂时性,也可为永久性;多为单侧,偶有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生;可为耳蜗聋,也可为蜗后聋。
伴发症状:
耳聋前后多伴有耳鸣发生,约占百分之七八十之多,通常于耳聋前数小时至数月出现,多为嗡嗡声,亦有音乐声、水流声、蝉鸣不一而同,可持续1个月或更长时间,甚至有些患者耳鸣会相伴终生。有些病人由于耳鸣暂时忽视了听力损失,使得听力逐步下降直至影响正常生活才开始治疗,从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终身遗憾。
半数以上突聋伴有不同程度的眩晕、恶心、呕吐,重度眩晕可持续4~7天,中轻度晕感可存在6周甚至更长时间。少数患者以眩晕为主要症状而就诊,易误诊为梅尼埃病导致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西医治疗现状:
西医尚未找到突发性耳聋确切的发病原因,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为溶栓、活血化瘀、营养神经,或辅以高压氧舱。目前的医疗数据显示10%的突发耳聋患者可以自愈,10%的患者对已知的治疗方式完全无效,剩下的80%的患者如及时采用上述治疗方式后无效,西医基本就无计可施。且现在也已经有部分专家提出不建议高压氧用于治疗突发耳聋,原因是没有确切数据证明其疗效。
中医治疗现状:
中医以补肾降肝火为基础理念治疗突发耳聋,意在标本兼治。但中医验方多为千百年来流传的古方,现代人由于生活环境、工作、饮食等和古人有着天翻地覆的改变,医生若完全按照古方抓药不针对现代因素综合考量、辩证施治,则疗效很难尽如人意。目前,单靠中药治疗耳聋耳鸣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除已经存在的古方、验方外暂时没有发现特别有效的方剂。
针灸作为中医独特的治疗手段,其疗效还是值得肯定的,但针灸方也存在与中医古方、验方同样的问题,需要适应现代人的体质和变化,辩证和创新以达到对症施治的目的。
一针通针灸疗法:
本所经过多年对耳聋耳鸣患者的治疗、病程跟踪、研究总结,认为神经靠微循环来濡养,微循环依赖神经指令而运行,相辅相成。突发耳聋的本质是微循环和神经支配不符。微循环依靠神经指令运行,如“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就是典型微循环连接不到神经加减速指令,从而功能丧失肌肉萎缩”,所以必须调整神经和微循环协调一致性,单单改变微循环或营养神经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依据这个思路,本所在针灸古方和相关穴位基础上深入研究参阅大量文献资料,遵循“气至病所而有效”、“若当针,亦不过一二处”医古训;发掘新的对应穴位并采用新的针灸手法,在选穴配穴方面做大胆创新,重新认识穴性,摒弃只讲主副相配不论经气感传的常规针灸法则;并且发现针对耳聋耳鸣近端取穴的疗效优于远端取穴,形成独具特色的一针通疗法。
一针通疗法每次取穴一处,多个穴位轮番施治,凭针灸手法控制经气感传导向,使经气达到病变部位从而产生疗效。在某些穴位还会采用多级透穴的针法,效果远超出普通针灸手法,使得一次施针事半功倍。施针过程中,患者感受为疼胀、酸胀;停针后转变为病灶处纯胀、麻、痒、冒凉气、发热、局部过电感等感受,患者自觉病灶处舒服;通常停针一小时左右,期间针对不同病人的不同情况采用补或泻的手法调针一次,使针感持续,从而达到理想的疗效。
一针通疗效:
每条经络的相应穴位刺激后转化为正能量因子直接作用于病灶扶正祛邪,并引发机体自身功能的器质性调整和改变。每个穴位隔若干天轮治一次,避免短时间内反复刺激同一穴位导致敏感度下降,使得病灶一直维持活跃状态。
鲜见无疗效的耳聋耳鸣患者,但治疗过程的长短则因每个病人的身体素质、发病时间而异。突发耳聋虽为突发,实则致病因素长期累积后的爆发,因此听力的逆转和恢复也需要一个过程,短时间内完全恢复的可能性不大。但也有一种例外情况,即突发耳聋患者发病后立刻通过针灸施治则恢复较快,最短1天内完全恢复,长的也不会超过10天。
总之,根据多年的施治经验,一针通疗法对突发耳聋、耳鸣有确切的疗效,但治疗的效果、恢复的程度也与患者的配合和坚持有很大关系。分段治疗、阶梯性恢复、建立信心,一针通有能力帮助每个患者恢复听力、去除耳鸣。
作于:天津市红桥区克明耳病研究所张建峰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tfxsjel/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