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无金无银,可以靠双手去挣,而家中无声无息,也可以靠双手来交流。
娱乐圈里多的是贫困家庭出身的明星,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名利双收,值得钦佩。
而同时还是从聋哑之家走出的艺人,也会显得愈发珍贵。
演员谢兰、王志飞,虽然出生于两个不同的家庭,但他们的父母同为聋哑人。
他们生于无声的家庭,在手语的教导下,在荧幕上演绎着有声的画面。
二人的成功,是一种无声且有力的回馈,值得让任何一对父母骄傲。
儿女不易,父母更难,报答养育之恩自然成为理所应当的事;
可纵观谢、王二人的人生旅程,后来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
有人团圆幸福,有人却兜兜转转倍感遗憾。
0谢兰,是《夜半歌声》里与哥哥张国荣搭戏的女主朱丽叶;
是《雪白血红》里的失学少女丁小丽,是《古村女人》中善良坚韧的梁红英;
更是经典传奇剧《大宅门》里泼辣俊俏的"抱狗丫头"李香秀。
她在荧幕里伶牙俐齿,在戏外斩获众多奖项时,谁也没能想到,她竟出生于一个无声家庭。
谢父谢母都是普通的工人,不普通的是,两个人小时候都患过脑膜炎。
后天的残疾让二人经受了太多生活的打击,所幸他们生的一儿一女都很正常。
正是因为家境贫困,这对父母才立志要让女儿成为人才,所以谢兰8岁时,便被送进了体校。
在二老的人生构图中,谢兰会成为体操皇后,甚至为国争光。
谢父每天下班后急匆匆赶去学校接谢兰,再急匆匆地将女儿送去体校。
但他从来不进体校大门,只因他担心别的同学知道自己的情况后,会看不起女儿。
为了女儿的将来,谢母因赶着接她而不小心被轧伤了手;
因此,谢父直接辞去了好不容易当上的副厂长,也相当于放弃了自己的未来。
雪上加霜的是,谢兰练习时摔至左臂骨折。
医生为其治疗,父母千辛万苦采来草药为她敷伤,且日夜精心照料,生怕她哪里不舒服。
谢兰很快便已痊愈,却不幸落下了病根,今后根本不能再练体操。
她屈服于命运,打算外出打工补贴家用,可父母不肯,执意让她继续念书。
几番争执之后,父母竟双双跪在谢兰的面前含泪哭求。
对于无法使用语言的二老,行动是最直接的表达方式。
这下,纵使谢兰有再硬的心肠,也只能继续读书,咬牙奋斗考进了北电表演系。
她的几千块学费,亦是父母咬着后槽牙,每天日夜不分替然代班、揽活挣来的。
谢父谢母洗着一个个酒瓶,在水盆边合眼,也在水盆边睁眼;
每每睁开,眼中都遍布着血丝,每一根血丝,都会说话,谢兰全部听得到。
02因此,在刚入学的新生中,谢兰显得极为特别。
她勤劳,不断寻摸着挣钱的机会,拍戏也好,拍广告也罢,她永远冲在前线。
她节俭,毕竟是个学生,挣钱的机会并不多,她就省吃俭用,一年不买一件新衣服。
她孝顺,将钱汇给父母,让二老颇感欣慰、心酸,从牙缝里又省下00元,给谢兰寄了回来。
为了毕业后能留在北京拥有大作为,谢兰天天顶着大太阳跑分配、找单位;
二老心疼孩子,专门来北京照顾她,在她汗流浃背回家时,递上一块冰镇西瓜。
爱,从来都是相互的。
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后,谢兰偶然得知父母的病其实可以治好;
于是她又开始拼命拍戏赚钱,为的是掏出那笔昂贵的费用。
戏,一部接一部,骨头架子,像是散开一般,她在片场昏倒过多次,哪怕走路都能差点睡着。
钱赚到了,医生却说她父母治愈的希望很渺茫,因为病只有刚得时,治愈的几率才更大。
谢兰不肯放弃,医院跑。
最后她父母戴上了最贵的助听器,虽已是最好的结果,谢兰依旧抱有遗憾。
所以,无论她多忙,都会与父母联系,有空时,还会带着父母坐飞机去旅游。
她在老家买了套房,又购置了全套家具,让二老安心享福。
弟弟的学费、生活费也由她全部负担,替父母了却儿女都上大学的心愿。
在娱乐圈里,她绝对是众人公认的大孝女。
曾经,父母为她熬了无数个夜,后来,她挥汗反哺父母的养育之恩。
对于她来说,经常与父母团聚,就是生活的快乐和幸福。
谢兰与演员师小红结婚产子后,也逐渐将重点放到家庭上。
她也有了更多的时间,来陪伴父母,来回报二老一生的辛劳和慈爱。
03王志飞的家庭情况和成员组合,与谢兰极为相似。
他有一个吃消炎药导致聋哑的母亲,有一个打针导致聋哑的父亲。
他和弟弟也都是正常人,但他们都活在别人不正常的视线里。
对于王志飞来说,手语是一种自然就能学会的语言;
可当一家人在一起时,外人总会传递来不友善的眼神。
或冷漠,或鄙视,或嫌弃......
有时也会有怜悯,不过王志飞觉得自己根本不需要,所以他也很讨厌这种目光。
父母,在王志飞的人生里意味着天和地,同时,也是人生的引路者。
王志飞记得很清楚,父母的肢体语言很丰富;
再加上母亲热爱文艺,他顺其自然就爱上了这个领域。
他一直有这么一个想法:爸妈无法表达,那自己就帮二老说点什么。
他能考进中央戏剧学院,能走进演艺圈当演员,都与此息息相关。
不过,他很少向外人提起父母,既是为了保护,也是不愿获取他人同情。
"我不需要因为我爸爸妈妈是残疾人,你们就来可怜我。"
王志飞开始演戏之后,其实片酬并不高,但他一直都想着买点什么东西,来孝敬父母。
他曾问过妈妈:要不要给你买一台空调?
这个问题,必然有不少儿女都想过,可每个人毕竟都不一样;
有人是问出了口,有人却是直接行动。
王志飞问完母亲后,遭到了很直接的拒绝。
理由简单且千篇一律,却包含着最深沉的爱;
"我不要那个东西,那个会吹出毛病的,还是电扇好。"
女孩是母亲的小棉袄,男孩一般都只听一句话的表面意思;
王志飞也是如此,他下意识觉得母亲真的不需要。
重点是,他的手头也不太富裕,需要咬咬牙才能买下一台空调。
所以,他思来想去还是选择放弃,每每再想起,拍拍口袋依旧没辙。
赚到钱之后,他反而又没了时间,他拍啊拍,拖啊拖;
他终于能"下定决心"买台空调,母亲却已经不在人世。
甚至,母亲去世之时,他在《突出重围》的片场,未能赶回去。
04对于没能为母买空调一事,王志飞后悔万分;
他后悔的,当然也有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之事。
正因如此,王志飞总是会问父亲有没有想要的东西,他不愿再重蹈覆辙。
当听到父亲参加老年摄影班,想要一部相机时,他马不停蹄地买来并送上;
他不想多年后再想起,既后悔没给妈妈买空调,又没给爸爸买相机。
然而,王父没拍几次风景,相机便被闲置在一旁。
父亲病了,在病床上没能躺多久,便离开了王志飞。
母亲、父亲、爷爷、奶奶,这四位至亲离世的时候,他都没能守在身边。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王志飞懂,可人生远比理想现实得多。
王志飞此后再也不会犹豫,该做的事就去做。
他也从来没忘记是谁拉扯着自己长大,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同一群体。
他结婚时,与妻子一同将68万元礼金,全部捐了出去。
这笔钱,会用于聋哑儿童的康复和治疗。
—END—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当语言不通时,手势和行动就会搭建起另一座沟通的桥梁。
父母的爱是最不用质疑的感情,他们不图利,不图名,图的是自己的孩子能有个好的将来。
拥有聋哑父母的小孩,哪怕家中鲜有声音,哪怕家中并不富裕,但他们始终在爱里长大。
回报父母的方式有很多,不一定非要用钱,有时陪伴就是最好的回馈。
当你成功的速度赶不上父母老去的脚步时,请别让后悔和遗憾紧紧地拽着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tfxsjel/5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