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突发性耳聋(suddendeafness)简称“突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主要临床表现为单侧听力下降,可伴有耳鸣、耳堵塞感、眩晕、恶心、呕吐等。根据临床症状、查体与听力学检查的结果,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听力下降后,可做出临床诊断。突发性聋治疗多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有效率在70%左右。开始治疗的时间与预后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应该在发病后7~10天内尽早治疗。
?临床症状表现1.耳聋多为单侧耳聋,发病前多无先兆,少数患者则先有轻度感冒、疲劳或情绪激动史。耳聋发生突然,患者的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下降至最低点,少数患者可在3天以内听力损失方达到最低点。
2.耳鸣可为始发症状,大多数患者可于耳聋时出现耳鸣,但耳鸣也可发生于耳聋之后。经治疗后,多数患者听力可以提高,但耳鸣可长期存在。
3.眩晕一部分患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眩晕,多为旋转性眩晕,伴恶心、呕吐。可与耳聋同时出现,或于耳聋发生前后出现。
4.其他少数患者可有耳闷堵感、压迫感或麻木感。
?检查
1.查体:鼓膜检查未见明显病变。音叉试验提示感音神经性聋。
2.辅助检查
(1)听力检查:
纯音测听:听力曲线一般显示中重度以上的感音神经性聋,多呈高频下降型。
声导抗检测:鼓室压力曲线正常。
耳声发射及耳蜗电图提示蜗性损害。
(2)前庭功能检查:一般于眩晕缓解期进行,常用冷热交替试验结合眼震电图描记,试验结果可能正常、减退或完全消失。
(3)影像学检查:颞骨CT、内听道MR提示内听道及颅脑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治疗方法
1.糖皮质激素
具有抗炎、抗病毒和免疫抑制的作用,可缓解血管内皮水肿,增加内耳血液供应,目前是突发性聋的重要治疗。
2.溶栓和抗凝药物
突发性聋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正常人显著升高,红细胞聚集和血浆黏稠度也呈显著升高,提示血液黏滞度在突发性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3.神经营养类药物
常用的神经营养类药物有三磷酸腺苷(ATP)和维生素类等。ATP是一种辅酶,是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因其具有改善机体代谢的作用,已经成为治疗突发性聋的主要药物之一。
4.高压氧治疗
由于毛细血管细胞水肿,耳蜗血流减少导致耳蜗缺氧,部分突发性聋患者外淋巴氧压降低,因此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恢复耳蜗内的氧压。高压氧治疗可以减轻内耳水肿和缺血缺氧损害,改善内耳循环,也能明显提高血液及组织细胞的氧分压和血浆中的容血量和在组织中的弥散半径,加快内耳毛细胞和前庭神经纤维的修复,还能减少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因而可以用于突发性聋的治疗。治疗效果与患病时间相关。随着治疗经验的积累,高压氧结合药物和其他治疗手段的疗效优于单一的高压氧疗法。经过临床观察,高压氧治疗结合一定的心理护理措施效果更佳,对突发性聋患者采取个性化的心理疏导,患者的心理压力减轻,能够很好的配合治疗,使治疗得以顺利的进行,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5.中医针灸治疗
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确定患者的脏腑虚实寒热情况,制定相关的中药和针灸治疗。中医治疗施行个体化治疗方案,针对性更强,可以弥补西医全身治疗的不足,既考虑患者的整体性又针对病变的局部问题进行治疗。中药可以调节脏腑的虚实寒热和气机升降出入;针灸治疗除了调节患者的气机升降,更可以打通病变局部的微循环,快速解决耳神经局部的血液供应,使神经迅速得到血液的濡养,此外针灸治疗重视经络辨证,患者经常有立竿见影的迅速疗效。大大缩短耳聋的治疗时间,降低突发性耳聋的致残率,显著提高耳聋的有效率。经大量临床观察,中医针灸治疗配合以上西医系统治疗,是突发性耳聋的最佳治疗方案。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tfxsjel/3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