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福州一名大二女生因为戴耳机熬夜看视频,一夜醒来突然出现失聪,被诊断为突发性耳聋。
而不久前一位23岁的杭州IT男因为长期戴耳机突然出现听力下降,医院诊断为“重度突发性耳聋”,听力很可能无法完全恢复到正常。
听力损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噪声,噪声性听力下降可分为慢性与急性。急性损伤就是近距离、突发性的强噪声。而慢性的话,就是长期接触导致的慢性听力损害。例如长时间听耳机,声压集中地传递到鼓膜上,极容易造成听觉疲劳。而且由于长期过量的刺激,致使末梢感受器受损害,导致耳鸣、重听以及耳朵疼痛,甚至听力下降。
而且,听力受损首先出现的是高频听力下降,而我们日常交流所使用的语言频率并未受影响,所以早期常被忽视。
只有当听力损失向低频延伸,语言频率听力损失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出现主观感觉听力障碍,使语言交流和社交活动受到影响。因此,使用耳机听东西给年轻人带来的影响,通常要多年之后才能够显现出来。
怎样正确使用耳机呢?1、使用“60-60”原则——国际公认的保护听力的方法。
世卫组织建议,使用耳机时,音量一般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能调至更低最好,以免过分剌激耳朵;每天不超过60分钟是比较安全的,所以大家应该少戴耳机,以间歇收听为宜,让耳朵得到充分休息。
2、注意使用耳机的环境。
我们在很嘈杂的环境中,如果戴耳机的话,会不自觉地调高音量,所以如果外界杂音比较大,最好就是不要戴耳机了。
总之,虽然有上述措施可以减少耳机对听力和耳道的损伤,但是还是建议尽量少使用耳机。如果暴露于过响的声音中,或者长期使用耳机,或是由于其他原因导致的耳鸣、耳闷甚至听力下降,医院就诊,及早诊断,及早治疗,保护好自己的听力。
来源|新华社
编辑|章志辉
校对|史勇华
你还敢长期戴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qdsjxel/7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