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的顾大爷怎么也没想到
自己最近突然出现的头晕目眩
难以站立、右耳失聪被诊断为神经病变
而且竟然与糖尿病有关
专家表示,神经病变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占到六成以上,随着病情的延长持续升高,而且可对全身系统造成损害,要引起充分重视。
今年刚退休的顾大爷是名资深糖友,罹患糖尿病已有13个年头。因为患病时间较长,自认为血糖控制得较为平稳,近一年来对糖尿病的监测有些疏忽。一个月前,顾大爷突然感觉右耳听力下降,伴有间歇性耳鸣,同时还出现了严重眩晕,“一坐起就天旋地转”,只能卧床静养。家人以为老人中风了,医院就诊。谁知,经过一番检查,被诊断为神经性耳聋,肌电图显示周围神经损伤,医生考虑其为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病变。
由于症状较重,医院治疗都不见好转。听说中医或许有办法,儿女带着老医院内分泌科戴芳芳主任医师。戴芳芳在继续西医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根据老人情况选用合适的方药。在服用3剂后,顾大爷头晕症状就有明显好转,药进8剂后,头晕症状消失,可坐起读报,正常下地活动,日常起居已能自理,服用15剂后,耳鸣消失,听力明显提高。停药后未再复发。
据了解,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有统计显示,神经病变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超过60%,其发病率与糖尿病病程长短明显相关,病程在20年者发病率甚至高达90%以上。
“神经病变可累及神经系统任何部分,伤及全身”,戴芳芳主任医师介绍说,如果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四肢麻木,痛觉过敏或痛觉丧失,活动受限,肌肉萎缩,恶心呕吐,排尿或排便困难,心悸或心动过缓等症状,就要警惕神经病变的发生。
戴芳芳表示,目前西医对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包括严格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修复损伤的神经、改善代谢紊乱、抗氧化剂、补充神经营养及痛性神经病变的治疗等,但对于缓解各类症状效果不明显。中医辨证治疗具有多靶点、多因素的优势,可以有效改善头晕、视力障碍等症状,在治疗时不妨联合中西医,可以起到更加全面的效果。
预防糖尿病神经病变,控制好糖尿病是首要任务。专家表示,有效控制血糖可以减少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防止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进一步进展,此外还应同时注意血压达标,并控制吸烟。平时不妨使用些血管活性药物,改善血液的微循环。另外要警惕服用二甲双胍带来的B族维生素缺乏,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B12。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gysjxel/2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