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耳鼻喉科谢聪
年的3月3号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为什么呢?因为这天是我国第22个“爱耳日”,也是“世界听力日”。说起我国的“爱耳日”,可以追溯到年,当时在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建议确立爱耳日宣传活动”。后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等10个部门共同商定,最终确定每年的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从那以后,每一年的爱耳日都会拥有一个主题,向大众宣传爱耳、护耳的重要意义,普及防治耳病的科普知识。今年的主题是:人人享有听力健康!为什么会诞生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呢?因为健康的耳朵对我们老百姓太重要了,而大众又缺乏相关的保健常识,出了问题也不知道怎样科学的去解决,所以在这里我要和大家聊聊“关于耳朵那些事儿”。先说结构,我们人类的耳由3部分构成,分别是外耳、中耳和内耳。这3个部分精密协作、缺一不可。外耳和中耳的主要功能是传导声音,内耳的主要功能是感受声音并继续向大脑的听觉中枢传导,然后就产生了听觉。当然耳的功能不仅限于产生听力,内耳的位觉感受器对维持我们身体的平衡也非常重要。所以无论哪一个部分出了问题,我们都不会好过哦!耳朵出了问题都会有那些表现呢?最常见的当然是炎症了。耳朵一旦发炎可能会引发疼痛、局部肿胀、渗出、甚至流脓。当我们出现了以上的状况,医院的耳鼻喉科就诊,通过耳镜检查,或者结合影像结果,一般都能够明确诊断并且得到有效的治疗。切忌拖延病情或盲目相信“偏方”,我们曾经多次遇到这样的病人,耳内撒入所谓的偏方粉末,不但病情没有缓解,反而增加了新的麻烦:外耳道异物。因为不知名的粉末和渗出物极易形成团块,阻塞外耳,影响了通气和引流。最终耽误了治疗,得不偿失。另一个主要的症状就是:听力下降,即耳聋。根据耳聋出现的时间可分为:先天性聋和后天性聋;按照发病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传导性聋(外耳、中耳患病)、感音神经性聋(内耳患病)和混合性耳聋;根据听力下降的严重程度,临床上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耳聋。当然以医院的详细检查方能确定的。导致听力下降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有遗传因素,外伤、病毒感染、噪音损伤、药物中毒、血管病变及听觉系统的衰老等等,无论是何种原因导致的听力下降,我们都要及时的就医,避免进一步加重。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这种情况,病人的听力下降已经有段时间了,但由于是单耳发病,病人觉得不太影响生活,就没太当回事,等到感觉医院时,听力损失已经较为严重了。由于没能及时就诊,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非常可惜。所以为了能够拥有健康的听力,首先在思想上要重视起来。还有一些症状:比如耳鸣、眩晕等,在临床上也很常见,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的出现有时不仅是耳朵出了问题引起的,也可能是身体其他器官的功能障碍在耳部的表现,想要找到病因,就要做系统的检查。最后给大家介绍一些耳病预防小常识,俗话说:预防胜于治疗。如果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能远离“病君”。一、注意耳部卫生,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挖耳等不良习惯,因为挖耳不仅容易导致外耳炎症,还可能造成鼓膜穿孔的意外。当然有的小伙伴可能会说,我也不想挖,但我痒呀,还是那句话,有问题,看医生,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二、避免在噪音环境中暴露过长时间,因为人倘若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车辆喧闹、人声喧哗等各种噪音,会使听觉更容易疲劳,导致听力急剧减退,甚至引发噪音性耳聋。三、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因为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神经性耳聋。特别是现代的小朋友们,除了喜欢长时间看手机,还喜欢没完没了的戴耳机。无论是学习还是娱乐,对听力的损害都是非常严重的,所以使用可以,一定要适度。四、尽量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因为这些药物容易引起耳中毒而损害听力。五、当出现鼻塞、流鼻涕、耳鸣或耳闷的情况时,应当避免游泳、嬉水、跳水等活动,因为我们的耳、鼻有“管道”相通,如果鼻子发炎,很容易沿着管道传播至耳朵,引起中耳炎。六、也是最最重要的一点,如果感觉耳朵不舒服了,无论是疼痛、耳鸣、耳闷、耳痒、或是听力下降了,请不要想当然的自行处理、服药或是盲从“偏方”。一定医院的耳鼻喉科就诊,及时的检查和治疗对疾病的预后非常重要。综上所述,想要保持耳的健康,就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耳,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只要在生活的点滴中做到留心、重视,“享有听力健康”是一定能够实现的梦想。作者简介谢聪、女、46岁、硕士研究生、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晋中市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晋中市医学会变态反应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zysjxel/7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