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长的应该都会有这样的感受
每当孩子生病了,
自责、焦虑、心疼…种种情绪涌入心中。
这时的你,只想让孩子赶快好!
但家长们可能还不知道
我国每年约有名儿童
因为用药不当,而陷入无声的世界
造成肝肾功能、神经系统等损害的
更难以计数....
下面这个可爱的5岁小女孩,3年前只不过是一次普通的发烧,却因为用药不当而至聋。
“我的听力越来越弱,我知道声音都在我身边,我很努力听,不过就是听不到!”
因为听力受损,孩子变得不敢和小朋友一起玩,只能远远的看着他们....
更让人心酸的是,因为无法将心中的想法准确表达出来,孩子会大发脾气摔东西,“妈妈不是我不乖,我只是想对你说话,但着急说不出来,是我把妈妈气哭了,但妈妈却跟我说对不起。”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这些无辜的孩子,都是因为不当用药,而永久失去了听力...
看着孩子用小手比划手语,真的很让人心疼(注意下方视频高能飙泪)
看了这些,
你还敢随便给孩子用药吗?
有些药对于成人来说是安全的
但是并不代表它对孩子一样安全
孩子不是你的缩小版
他们需要的是有针对的儿童药
下面这份“儿童用药慎用名单”
请家长们一定要收好
千万不要按你的“经验”给孩子用药
而且如果有医生给孩子开这些药,
请一定要主动说不
1.感冒药
品名
注意事项
原因
小儿氨酚黄那敏
美国4岁以下不推荐用
含有退热成分“对乙酰氨基酚”,与退烧药同吃,很容易用药过量,造成肝损伤。
伪麻美芬滴剂、美敏伪麻溶液
4岁以下不推荐用
含有伪麻黄碱,神经兴奋剂的一种;含有右美沙芬,有抑制呼吸的风险。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
1岁以下禁用
含有金刚烷胺、咖啡因,过量服用有兴奋、胡言乱语、惊厥、心律失常等症状。
2.止咳药
品名
注意事项
原因
含有可待因的止咳药(代表产品:强力枇杷露、复方甘草片、羚贝止咳糖浆)
12岁以下禁用
长期服用可引起依赖性和成瘾性。
含有异丙嗪(非那根)的止咳药(代表产品:伤风止咳糖浆、复方桔梗枇杷糖浆)
2岁以下禁用
副作用大,可能导致2岁以下孩子呼吸抑制甚至死亡。世界卫生组织更曾提出警告:非那根(异丙嗪)禁止作为2岁以下儿童的镇咳药物来使用。
3.退烧药
品名
注意事项
原因
尼美舒利
12岁以下禁用
可造成儿童肝脏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安乃近
美国已禁用40年
为氨基比林复方制剂,容易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溶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过敏性休克,有致死风险。
安痛定
任何情况都不建议用
同为氨基比林复方制剂,容易引起白细胞减少症和过敏性休克。
赖氨匹林
任何情况都不建议用
可引起严重的脑部不良反应——瑞士综合征,出现惊厥、呕吐等症状,甚至会昏迷,严重时可能直接导致死亡。
柴胡注射液
14岁以下禁用
不良反应不明,有肌注药致死先例。
双黄连注射液
14岁以下禁用
不良反应不明,有肌注药致死先例。
4抗过敏药
品名
注意事项
原因
异丙嗪
小于2岁的儿童慎用
异丙嗪的不良反应包括烦躁、幻觉、肌张力异常等,甚至出现呼吸暂停、婴儿猝死等。
氯苯那敏、赛庚啶、苯海拉明
2岁以下不宜使用
第一代抗组胺药是亲脂性的小分子化合物,易透过血脑屏障,从而抑制中枢、并有抗胆碱能及微弱的局部麻醉作用,不良反应为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烦躁不安,也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食欲亢进等。
盐酸羟嗪
婴幼儿禁用,6岁以下慎用
由于婴幼儿脏器功能不全,所以肝肾功能不全者、肺功能不全者慎用。
酮替芬
3岁以下慎用
3岁以下儿童使用本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
5.消化系统药物
品名
注意事项
原因
柳氮磺吡啶
小于2岁的小儿禁用
婴幼儿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雷尼替丁
小于8岁的儿童禁用
婴幼儿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比沙可啶
小于6岁的儿童禁用
婴幼儿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奥美拉唑
婴幼儿慎用
婴幼儿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东莨菪碱
婴幼儿慎用
婴幼儿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6.抗生素类药物
品名
注意事项
原因
庆大霉素
婴幼儿及没有做耳聋基因筛查的人群慎用
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致聋风险。
头孢、培南、霉素等多种抗生素
婴幼儿慎用
抗生素用药安全性及有效性未确定,婴幼儿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表格来源:健康时报
看了这份表单,不少网友吓到了,表示自己的孩子都曾吃过!
网友百合:怎么感觉都好熟悉,都是我们的常用药啊……看来我娃是命大…真坑人啊网友小屁孩滴老妈:〔尼美舒利〕我女儿一岁多的时候医生给开过,还好没吃两次,好吓人,坚强的孩子网友俊杰:我娃7岁,上述小儿药都吃过网友冬日温情:看完真的是一身冷汗竟然有三分之一的药孩子都用过,而且都是医生给开的还有网友现身说法:
网友宋胖胖??:我小时候吃过一次安乃近过敏很严重差点休克、再也没吃过。网友知非:我的父母是聋哑人,父亲两岁左右打了青霉素致聋哑,母亲三医院打针致聋哑,关爱孩子用药安全,避免悲剧的重复出现更多网友认为给孩子用药,一定要谨慎
网友小叶:给小宝贝儿用药??真的要长点心吧网友上善若水:其实普通老百姓真的不懂药的事,如果在医生方面入手就能很好的解决这样的事情网友??蘑菇丽:真正应该重视这个事情的是医生,大人很多对这些药不敏感,不懂,孩子有病只能着急的盲目求医。真心希望误诊的事情不要发生,用错药的事情不再发生。所以,各位家长们一定要留心,
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
再遇到上面的药品,一定要记得说不!
快把这篇转给身边的爸爸妈妈们吧!
温馨提醒
进入“腾讯大成网”(cd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zysjxel/4991.html